2017年4月12日 星期三

世界球后-戴姿穎


戴資穎(1994年6月20日-),台灣女子羽球選手,在2011年,以16歲又6個月之齡贏得台灣羽球排名賽,成為台灣羽球史上最年輕的「球后」。在2016年,以22歲又6個月之齡贏得2016年香港羽球超級賽女單冠軍後,累計所得積分登上世界女單排名第一,成為台灣羽球史上首位「世界球后」。在2017年3月贏得生涯第一個全英羽球公開賽冠軍,為該賽史百年以來台灣第一人。

戴資穎的球路是屬於剛柔並濟的多變打法。由於她小時候常跟年紀比她大很多的兄長輩打球,在身體條件尚未發展完成下為了取得勝利,進而發展出許多變化多端的球路。其個人特色是透過網前細膩的假動作以及四方球拉調突擊,並具備優異的反手拍控制能力。戴資穎通過細膩的網前球、不同變化的控制球與不同節奏的回球以及突擊等技術打亂對手節奏,進而取得球場上的控制權而贏得勝利。世界羽聯評論員吉莉安·克拉克評論戴資穎是最具觀賞性的女子單打選手之一,並時常稱讚她充滿創意的球路變化以及羽球方面的才華。

網前技術: 戴資穎的網前動作細膩,結合了第二時間停頓推後場、停頓放小球、網前搓球,以及勾對角等動作,常讓對手疏於防範而落地得分。

反拍技術: 戴資穎的反手拍能放網、殺球、對角放網,或是反手打回後場高球。對手縱使壓迫戴資穎的反手拍,因其反手回球靈活多變,使對手在場上難於預判回球落點而取得主動權,甚至能迷惑對手導致對手啟動方向錯誤。

後場技術: 戴資穎後場球的處理則是回擊深遠的高遠球,並結合直線突擊重殺、斜線突擊劈殺以及滑拍放網虛攻等,常使對手回球疲於奔命導致回球質量不佳或是失誤。

防守技術: 戴資穎受到壓迫時,能通過高遠球替自己爭取更多的回防時間,對於對手的重殺球也常能回勾對角,為自己爭取更多主動機會。

其他技術: 網前飛身撲球、後場抽回對角後場、對角突擊劈殺、近身壓迫等變化。

常見失誤: 戴資穎的失誤,常發生在網前放小球掛網、直線重殺掛網、勾對角出界、後場拉調出界、防守失敗等。在比賽過程中,她也常因高質量勾對角球而得分,但也因為要求過高質量而失誤。戴資穎有時對回球質量的要求拿捏過高,即使步伐已經到位,但因為對回球的質量要求過高,導致回球掛網或角度過大而出界。戴資穎2015年底因傷休息三個月,於2016年3月全英羽球頂級超級賽復出後,連續的非受迫性失誤明顯下降許多。

心理素質: 儘管戴資穎擁有出眾的手法變化及擊球速度,但心理素質的變化卻是她贏球的重要因素。一旦非受迫性失誤減少就能在場上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,贏球機率也就隨之增加。反之若因自己的失誤、誤判,或是對手的心理戰而導致自己心理素質下降,則將出現大量非受迫性失誤而讓對手輕易得分,在失誤影響心理素質及心理素質影響擊球質量的惡性循環下,導致失分而輸球。

擊球速度: 世界羽聯於2016年5月所公布的擊球速度,戴資穎於2016全英羽球頂級超級賽中測得每小時360公里的球速,位居女單第二。 於2017年馬來西亞羽球公開賽決賽中測得每小時366公里的球速,破了自己於2016全英羽球頂級超級賽的紀錄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